儿童电子依赖 如何破解

儿童电子依赖 如何破解
2025-08-28 09:56:06 来源:重庆日报 作者:刘阳禾 责任编辑:刘阳禾 2025年08月28日 09:56 来源:重庆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:
随着暑假接近尾声,儿童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暑期频繁使用手机、电依电脑等电子产品而忧心忡忡。赖何漳州市某某矿山设备维修站新学年开启,破解如何帮孩子摆脱对电子产品的儿童过度依赖,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?8月27日,电依记者就此采访了三位专家,赖何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科学建议,破解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儿童应对策略。
心理教师
把电子产品从“干扰项”变“助力项”
“想要破解孩子的电依漳州市某某矿山设备维修站‘电子依赖’,关键是赖何要转变思路,把电子产品从‘干扰项’变成‘助力项’,破解同时用更有吸引力的儿童活动替代电子娱乐。”重庆市玉带山小学校心理教师付廷英分享了三种实用的电依方法。
第一招是赖何将手机打造成“学习神器”,她建议家长可引导孩子用手机开展查单词、制作思维导图、拍摄错题并解析等学习活动,以此提升学习效率,帮助孩子发现电子产品的学习价值,主动减少非学习类的使用;
第二招是用“挑战任务”解锁游戏时间,面对孩子的游戏需求,家长不要强硬禁止,可与孩子约定“完成学习挑战任务后,奖励适当游戏时间”,将学习转化为“通关任务”,兼顾学习目标与孩子兴趣;
第三招是制造“无手机惊喜”,家长可定期发起“全家无手机日”,并约定“谁先掏手机谁洗碗”,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引导其参与,让孩子逐渐发现没有手机生活也有很多的乐趣。
班主任
让孩子在现实体验中转移“电子依赖”
重庆市优秀班主任、渝中区人和街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刘建妮,则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现实体验给出两点建议。
首先,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,深入了解他们对依赖电子产品的真实想法,让孩子从被动管控转向主动调整。其次,家长可通过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来减少屏幕时间,比如带孩子参与跳绳、慢跑等户外活动,或一起开展手工、阅读、家庭劳动等室内活动,让孩子在多样的现实体验中,自然转移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。“当现实生活足够精彩时,孩子自然会减少对屏幕的依恋。”刘建妮说。
心理医生
家长以身作则,多陪伴孩子
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睡眠心理科主任蒋成刚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,分析孩子“电子依赖”的深层原因并给出建议。
“孩子依赖电子产品,往往是因为在现实中难以找到价值感与快乐,尤其是父母陪伴不足时,孩子易感到孤独。”蒋成刚表示,家长可多陪伴孩子,增强孩子的现实感,孩子在现实中建立的情感连接与意义越多,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便会越少。就此,他给出了具体建议:
一是家长应把握“前紧后松”的管理原则,即小学阶段加强电子产品使用管理,进入初中、高中后逐步放松。因为小学时期严格管教,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;若儿时疏于管理,后面再来管教,难度会大幅增加;
二是家长要正确看待电子产品的正向价值,避免“完全敌对”态度。如今孩子的学习、社交与放松已离不开电子产品,完全禁止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压抑,还可能导致其因缺乏共同话题而被同学孤立;
三是通过家庭会议制定明确规则,确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、时段与方式,签订家庭规则并让全体家庭成员知晓、签字,形成需共同遵守的家庭制度,并执行下去;
四是建立家庭沟通渠道,减少孩子对虚拟社交的依赖。
新重庆-重庆日报记者 李周芳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·生活频道
相关文章
刚刚,DeepSeek发布新模型,API价格下调 50%以上
刚刚,DeepSeek正式发布实验性模型 DeepSeek-V3.2-Exp。DeepSeek称其为“迈向新一代架构的中间步骤”。据介绍,该模型在V3.1-Terminus的基础上首次引入 DeepS2025-10-08- 唐尚珺的故事,仿佛一部扣人心弦的励志小说,记录了16次高考的艰辛历程,最终在35岁,或许,他将圆了这个经久不息的大学梦。十多年以来,唐尚珺展现出的执着与坚韧,深深触动了人心。到了今年,他谨慎地填报了十2025-10-08
- 上周的茶话会,上周发出去之后,16个名额当天报满了,反响超乎我想象。关于茶话会,不熟悉的家长可以点击上面蓝色字的链接阅读,也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,熟悉的家长已经听腻了,这里就不再过多介绍了。既然反响热2025-10-08
-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,7月5日16时,湖南岳阳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坝发生管涌险情。在紧急封堵失败后,17时48分许,堤坝决堤。△7月7日 《新闻30分》栏目画面 为掌握受灾区域实时情况,长光卫星2025-10-08
- 当地时间10月3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“真实社交”发文称,基于哈马斯刚刚发表的声明,他相信对方已准备好实现持久和平。 特朗普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加沙的轰炸,以便安全快速地营救人质,并表示目2025-10-08
- 唐尚珺,这位来自广西上思山村的青年,自2009年起,年年不落地踏上了高考的征途,至今已历经了16个高考季。尽管多次手握名校的录取通知书,他却总是选择放弃,毅然决然地回到复读的书桌前。这份执着,宛如刘邦2025-10-08
最新评论